划重点!不得不说清楚的SD-WAN五大误区!
与其说 SD-WAN是一种技术
不如说 SD-WAN是一种方案或平台。
广域网加速是SD-WAN解决方案中的一项常用技术,用于用户数据包压缩,数据缓存以及流量处理。但是SD-WAN远远不止广域网加速这一个技术就可以代表的,SD-WAN的优势就在于可以对多项已有网络技术的综合有效利用。
简单来说,SD-WAN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,分别是:高效利用多种链路、快速灵活的部署、可视化监控与集中管理以及支持其他网络服务能力的接入,这四个基本特征涉及到ZTP、IP理由、隧道管理、DPI等多种技术。
所以以后再有人说SD-WAN就是广域网加速,不用急,拿这篇文章怼他就完事了。
假如这是真的,三大运营商可能会去和SD-WAN服务商玩命,毕竟专线业务是运营商的命脉之一。
解释这个问题之前 ,我们需要先弄清:到底SD-WAN的商业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?这里用一句话去概括就是:SD-WAN的最大价值体现在它的高性价比特点上。SD-WAN是成本和性能平衡下的最优解(暂时),再加上如快速部署,可视化等特点,这才成就了SD-WAN如今的市场地位。
专线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
而贵的东西唯一的缺点就是贵。
虽然SD-WAN服务商在对其产品的营销上不遗余力,但不得不承认的是,SD-WAN对QoS的保障大多都体现在“补偿”上,即SD-WAN对数据包的延迟、抖动和丢包进行检测,使用如前向纠错的技术对数据包分组进行补偿。
但是一旦接入到SD-WAN解决方案里的线路本身质量就比较差,或端到端的距离过远,SD-WAN的补偿能力是无法弥补这种缺陷的。需要强调的是,这并不能说明SD-WAN解决方案不重视QoS的保障,不论是基于互联网的产品型SD-WAN解决方案,还是基于专网的服务型SD-WAN解决方案,都需要接入的网络线路质量良好作为基础。
根据IDC预测,2020年SD-WAN市场规模达到23.6亿美元,未来3年的复合增长率超过30%,我国SD-WAN生态的参与者就有超过45家厂商,这些厂商包括了三大运营商、公有云服务商(腾讯云、阿里云等)、IDC服务商(Zenlayer、互联港湾等)、传统设备厂商(华为、中兴)、安全厂商(深信服、360等)以及创业公司(犀思云、大地云网等)。
所以说 SD-WAN市场是实打实的红海,并不是靠充话费送出来的。